青年律师涉外业务实战指南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赛事所沉淀的专业价值仍在持续发酵。2025年8月8日,由广东名道律师事务所策划的“青年律师涉外业务实战指南:从能力构建到案件处理”赛后沙龙成功举办。广信君达东莞律所方超律师作为大赛东莞代表队核心成员,受邀参与此次沙龙,与其他四位优秀律师共同分享备赛与实战经验,为青年律师解锁涉外业务“实战密码”。
沙龙聚焦:实战经验共分享,涉外能力齐提升

此次沙龙汇聚了东莞代表队的五位核心律师,除本所方超律师外,还有广东名道律师事务所吴玉琼律师、广东众达律师事务所卢慧芝律师、广东知恒(东莞)律师事务所邓诺坤律师、广东天禀律师事务所宁昊律师。五位律师围绕备赛与比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案件分析、法律检索、文书撰写到庭辩技巧等方面展开深入分享,结合大赛中仲裁庭管辖权认定、出资土地责任法律适用等争议焦点,通过实际案例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方超律师:解析仲裁规则差异,破解涉外案件路径选择难题

作为广信君达东莞律所的代表,方超律师在沙龙中直奔涉外仲裁实务痛点,重点对比了国际与国内仲裁在“规则差异”与“衔接难点”上的核心问题。结合大湾区商事仲裁实务经验,方超律师详细解读了“临时救济措施适用”“证据开示范围”等关键区别,并以东莞队处理涉港仲裁案为例,分享了“国内仲裁效率优势+国际仲裁跨境认可”的组合策略,为青年律师在涉外案件中如何选择最优仲裁路径提供了清晰指引,助力其在复杂涉外争议中精准破局。
其他律师精彩分享要点

吴玉琼律师聚焦传统业务的“涉外延伸”,以东莞本地货物买卖中的“国际贸易术语争议”为例,提出“拆解涉外因素+适配本地规则”的破局思路,为青年律师挖掘传统业务中的“涉外机遇”提供参考。
卢慧芝律师强调国际仲裁模拟竞赛的实战价值,结合赛事经历详解“证据攻防模拟”“跨境文书撰写逻辑”与真实案件的衔接要点,如通过《纽约公约》适用演练提升真实跨境仲裁中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处理能力。
邓诺坤律师紧扣“本地企业出海”需求,从东莞制造业“出海痛点”切入,分享“涉外合规体检—出海交易架构搭建—海外争议处置”的“三步走”服务模式,展现全流程陪伴式涉外服务的实践路径。
宁昊律师聚焦外企“落地东莞”的法律需求,从中国劳动法适配、跨境数据合规到中外法律文化协调,详解“在地化”服务逻辑,为青年律师打开外企法律服务市场提供实务策略。
专业点评添灼见,经验传承促发展

活动特邀广东名道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龙春华律师、主任林楚泉律师,北京市盈科(东莞)律师事务所杨洁律师、广东砝码律师事务所钟丽萍律师担任点评嘉宾。各位嘉宾结合自身深耕涉外法律领域的经验,围绕“青年律师涉外能力培养”“大湾区仲裁生态协同”等话题展开延伸探讨,从“专业能力进阶”“行业资源整合”“区域法治协同”等维度提出建议,为在场律师带来深度启发。
活动最后,广东名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长李国忠律师为东莞队五位成员颁发纪念证书及礼品,方超律师的专业表现获一致认可。
总结展望
此次沙龙不仅是对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大赛的深度复盘,更是涉外法律实务经验的珍贵传承。广信君达东莞律所始终重视涉外法律业务的发展与青年律师的培养,未来将持续鼓励律师参与高水平行业交流,深耕涉外业务领域,以专业力量服务大湾区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 | 方 超
排版 | 黄丽莹
校对 | 王 魏
审定 | 张兴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