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search-box">
出海专栏 | 大湾区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争议解决指引(下)

引言: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品牌”的法律风险管理


对于大湾区众多企业而言,一笔来自海外的订单,往往是其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然而,当货物运抵大洋彼岸,企业面临的可能并非预期的利润,而是货款的拖延、客户的失联,甚至是钱货两空的局面。


大湾区企业正处在从代工生产(OEM)向全球品牌运营的战略转型期。这一跃迁意味着企业需独立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环境,全面承担交易安全、品牌建设与渠道维护的风险。每一笔成功的交易背后,都是对风险的审慎管理和有效控制。


如果说知识产权与市场准入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那么严谨的贸易合同与周密的支付安排,则是保障全球业务健康运转的核心商业要素。一笔交易的法律风险,往往在合同签署之前就已存在。本文旨在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一份专业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争议解决实务指引,(下)篇将继续对对诉讼、仲裁、调解等争议解决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助力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稳健发展。





第三章 争议解决路径的成本效益分析



在商事纠纷中,决策者需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估的不仅是直接的费用支出,更应包含间接的成本和战略层面的得失。


01“总纠纷成本”的构成


评估争议解决路径,需考量“总纠纷成本”,它至少包含:


直接费用(Direct Costs):支付给法院、仲裁/调解机构的规费,以及律师费。


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s):企业管理层和核心员工为应对纠纷所耗费的大量时间与精力,构成了巨大的机会成本。


战略损失(Strategic Losses):因纠纷公开化对品牌声誉造成的损害,以及因对抗性程序导致与交易对手合作机会的永久丧失。


02隐性成本与战略价值的考量

管理精力的牵扯:旷日持久的法律程序会大量消耗企业核心管理层的精力。调解等高效程序能将管理者从纠纷中解放出来,重新聚焦于主营业务。


商业声誉的维护:诉讼的公开性可能损害品牌形象。仲裁与调解的保密性则为企业提供了保护商业声誉的空间。


商业关系的存续:诉讼与仲裁本质上是判定输赢的对抗性程序,通常意味着商业关系的终结。而调解则致力于寻求共赢,双方在解决争议后仍可能继续合作,其长期价值巨大。


因此,理性的决策者在选择争议解决路径时,应从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进行战略评估:哪种路径能最快、最可靠地实现权益?哪种路径对公司运营的干扰最小?哪种路径最符合公司的长期商业利益?



第四章 全程法律风险管控与律师的核心价值



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法律风险渗透于交易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风险管理,并非仅仅是在纠纷发生后寻求法律救济,而是在专业律师的协助下,建立贯穿交易始终的全流程、多层次法律风险管控体系。技术手段可作为辅助,但法律专业人士的判断与介入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


01交易准备阶段:风险的源头预防


律师在交易发生前介入,是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风险管理模式。


专业的法律尽职调查:超越常规的商业征信,律师能够从法律层面审查交易对手的主体资格、股权结构、资产状况、涉诉历史、知识产权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限制,识别并预警潜在的交易风险。


交易架构的法律设计:律师可以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货款金额、以及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设计较优的交易架构。例如,建议采用特定类型的公司作为签约主体以实现风险隔离,或通过设计更为安全的支付与担保组合(如备用信用证、第三方资金托管等),从结构上降低交易风险。


合同文本的起草与审核:区别于网络模板,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的合同,是为特定交易量身定制的法律保障。律师能够预见潜在的争议点,并通过严谨、无歧义的法律语言,将质量、支付、交付、检验、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核心条款精确化,有效减少未来发生纠纷的可能。


02合同履行阶段:动态风险管理与应对


在漫长的合同履行期内,各类突发状况难以避免。律师在此阶段扮演着“随行顾问”的角色。


履约过程中的法律咨询:当出现货物质量异议、交付延期、或一方提出不可抗力主张等情况时,律师能及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指导企业如何依据合同条款和适用法律,采取最有利的应对措施。


指导证据的固定与保全:这是律师在履约阶段非常关键的作用。商业纠纷最终的解决,有赖于有效的证据支持。律师会指导企业如何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固定和保全关键证据,例如:

起草并发送具备法律效力的通知函、催告函或违约函;

指导企业安排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程序的中立第三方进行检验并出具报告;

对关键的沟通邮件、函电往来进行公证保全,以确保其在未来可能的法律程序中具备证明力。


03争议解决阶段:权益的最大化实现


当争议无法避免,进入解决程序时,律师的角色从“预防者”转变为“代理人”与“策略师”。


制定全面的争议解决策略:律师会综合评估案件的法律与事实依据、对方的资产状况、不同解决方案的成本效益,为企业制定最优的争议解决策略。这包括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启动程序,以及决定采取何种临时措施。


申请财产保全等临时措施:在启动诉讼或仲裁程序前,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对另一方的资产(如银行账户、不动产)进行查封或冻结,是确保未来裁决能够顺利执行的重要步骤,能有效防止对方转移资产。


专业的代理与辩护:在谈判、调解、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律师凭借其对法律规则的精通、对程序的熟练驾驭以及专业的辩论技巧,能够清晰、有力地呈现事实与证据,论证法律观点,争取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将法律权利转化为切实的商业利益。



结语与行动清单


从“世界工厂”迈向“全球品牌”,大湾区企业的升级之路,核心在于从产品制造能力向综合风险管理能力的升级。国际贸易的成功,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我们无法彻底消除风险,但可以通过专业的法律服务,将风险识别、规避和管理到可控范围。


主动、前置的法律风险管理,并非一项单纯的成本支出,而是保障企业基业长青、实现可持续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性投资。在您专注于市场开拓与产品创新的同时,应当将专业的法律风险管控,置于企业战略的重要位置。


为此,我们提炼出一份可在每次签约前使用的核心风险自查清单,建议您将其作为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参考工具。

国际贸易合同签约前核心风险自查清单



律师简介


方超律师

联系方式:13712271759

广东广信君达(东莞)律师事务所律师

商事争议解决 | 涉外法律服务 | 刑事辩护


专业背景

方超律师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后免试保送至同济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学位。2015年获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并持有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证,并通过注册金融分析师CFA一级考试,是兼具扎实法律功底与金融视野的复合型律师。


核心优势

方超律师曾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大赛季军”,专注于处理重大、复杂的商业纠纷,尤其擅长在不利局面下实现突破。其办案风格以严谨的证据链构建与深刻的法律逻辑推理见长,善于穿透案情表象,直击核心争议。

尤其是处理证据条件不利的疑难案件,即便在缺乏关键证据或“零证据”的困境下,也能深度挖掘事实、重构证据链,为客户打开诉讼突破口。

他拥有处理高难度、大标的案件的卓越能力,曾处理了标的额近10亿元的中外合资公司纠纷,及标的额2.48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专业领域

●涉外争议解决:具备出色的跨文化沟通与法律服务能力,曾成功代理了多起与全球前十强企业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并为涉及新加坡、香港、西班牙、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多国的跨境合同与知识产权合作项目提供综合法律支持。

●公司股权与重组:曾主导大型国企的重组改革专项法律服务,业务涵盖清算、分立、改制及股权转让,并为数十家企业构建与优化股权架构。

●刑事辩护:曾多次为涉及知识产权、赌博、诈骗、非法经营及职务犯罪的当事人成功争取到不起诉、缓刑或较轻量刑的理想结果。


工作语言

方超律师的工作语言包括中文(普通话和粤语)、英文,同时具备德语沟通能力。



作者 | 方    超
排版 | 黄丽莹

校对 | 王    魏

审定 | 张兴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