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前言:笔者在2024年度作为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审理了近80单劳动争议案件,参与代理的诉讼与非诉劳动争议案件近50件,从这上百案例中,以企业为视角,总结出企业用工的风险点和痛点,为企业用工提供参考意见。本文是《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说企业用工风险》(2025版)系列文章之九。
编程工程师不尽职造成损失,
公司要求赔偿100000元合理吗?
(一)公司说:员工作为编程工程师,未按程序单的要求进行加工造成原材料浪费,给公司带来了严重损失,产品交付客户后,被客户投诉,故公司被迫返工重做,造成公司经济损失100000元。公司提交客户与公司负责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为证据,证明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由员工承担。损失金额是公司酌情估算得出,没有相关证据证明。
(二)员工说:公司所说损失是其他同事操作失误造成的,与本人无关。
(三)结果:公司未提交相关证据证明是该员工的原因造成的失误,也没有证据证明该员工的失误造成公司的损失达到100000元,而且对于处罚措施,公司也没有证据证明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全体工作人员公示或告知。因此,对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100000元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本案虽然不支持公司,但不代表公司不可以要求犯错的员工赔偿损失。在法律上,要求犯错的员工赔偿公司损失是有依据的,但具体的应用和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劳动法》第102条、《劳动合同法》第90条以及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3条等规定,劳动者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义务等情况下,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也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如果员工原因造成公司损失,
公司如何依法维权?
(一)内部规章制度:如果公司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了员工在失职情况下的赔偿责任,那么公司可以根据这些约定要求员工赔偿。但这些制度必须经民主程序制定,同时需要给员工签收。
(二)证据收集:在追讨赔偿之前,公司需要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如员工的过错事实、损失的具体数额等,可以采用会议形式,也可以是会谈笔录形式,但需要员工签名确认。
(三)仲裁或诉讼:如果双方无办法达成调解,公司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的方式追讨员工的赔偿责任。
作者 | 卢庆波
排版 | 黄丽莹
校对 | 王 魏
审定 | 张兴永